佛山汇康纸业有限公司
《纸尿裤》新旧标准解读
文/陈玲 薛宇锋 林茂华
中国纤检
1 新标准出台背景
婴儿纸尿裤,指的是一种婴儿常用的日用品,俗称“尿不湿”。一般由无纺布、高吸水性树脂(SAP)为主要原料。纸尿裤的出现,既保证了婴儿的睡眠质量,也减轻了家长们频繁起夜带来的困扰。因此纸尿裤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广大家长的喜爱。我国目前众多的纸尿裤品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完善的生产体系,婴儿纸尿裤的功能也从初期的布质尿片替代品,转变到如今越来越注重安全性、功能性和舒适美观。
我国的纸尿裤产业到上世纪90年代才真正进入到市场化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婴儿纸尿裤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到了2019年该行业的产值已达610亿元,加之“二胎”“三胎”政策的落地,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更是加速了这一行业的飞速发展。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显,成人纸尿裤的需求量也日渐增长。新标准的修订,将两种纸尿裤分开规定和考核,更细化了不同品类的要求指标。
2 新旧标准主要技术变化
2.1 基本概念
适用范围上新标准第1部分增加了婴儿游泳用纸尿裤、低出生体重儿用纸尿裤以及具有特殊功能(如训练如厕等)的婴儿纸尿裤。第2部分则删除了旧标准中不适用于成人轻度失禁用产品。因标准适用范围略有扩大,相应的产品分类也进行了扩展,更符合消费市场实际。
2.2 产品分类
新标准第1部分增加了婴儿纸尿裤按照穿戴方式的分类,可分为腰贴型纸尿裤和裤型纸尿裤。按照规格分类中增加了初生儿(NB)型号。第2部分增加按照使用者失禁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失禁产品。同时也增加了成人纸尿裤的产品规格划分。产品的重新分类和定义,说明了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顺应消费者的需求。
2.3 技术要求
新标准则着重从偏差、表面渗出物、杂质、防侧漏性能、渗透性能、交货水分、安全性方面进行了修改。
2.3.1 偏差指标修订
新标准取消了全长偏差和全宽偏差,是因为目前纸尿裤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已经提高,基本不会存在长度和宽度上较大的偏差,控制相关差异的实际意义不大。新标准保留了检测条质量偏差,删除了全长及全宽指标的要求。
2.3.2 增加表面渗出物指标
我国国家标准GB/T 22905—2018《纸尿裤和卫生巾用高吸收性树脂》 中明确规定婴儿纸尿裤用高吸收性树脂残留单体(丙烯酸) 含量不得超过800mg/kg。丙烯酸对皮肤具有腐蚀性,增加这一表面渗出物指标可提升婴幼儿产品安全性。
2.3.3 增加杂质指标
新标准对婴儿纸尿裤的原料使用上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新标准增加了面层附着物、杂质的考核要求。主要原因是婴幼儿纸尿裤的高标准要求,不允许使用回收原料。
但市场上使用回收劣质纸尿裤处理后生成绒毛浆和高吸水性树脂,健康风险较高。从指标的修订来看,均为更加严格地去考核相应的产品,降低市场使用回收原料风险。
2.3.4 增加防侧漏性能指标
婴幼儿在使用纸尿裤时,容易因为本身的不可控出现多种站姿、卧姿及睡姿等姿势导致的侧漏,增加防侧漏性能指标,有利于保证不同姿势下的纸尿裤防漏尿功能。
2.3.5 渗透性能指标修订
由表1可见,原有的滑渗量指标被吸收速度所替代,吸收速度取代了原来的滑渗量,加液也由一次改为了两次,对纸尿裤的吸收性能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考核。而吸收速度项目详细地考核了两次吸收时间。
表1 渗透性能对比
渗透性能一直都是衡量一款纸尿裤的关键指标。新标准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要求该性能使用最新的纸尿裤吸收性能测试仪进行测试。原有的标准测试主观性较强,误差较大,新设备及新技术能严格保证渗透性测试的准确。
2.3.6 交货水分变动
新标准中交货水分也更改为仅需要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这跟南北地区的气候差异有关,有时候产品在南方检验合格,到了湿度比较低的北方,往往就变成了不合格,因此该项目只需要出厂检验合格即可。总体上,新标准对纸尿裤产品内在质量的要求还是不断提升的。
2.3.7 安全性
由表2可见,增加了重金属含量(铅、砷、镉、汞)、可迁移性荧光物、丙烯酰胺含量、甲醛含量、邻苯二甲酸酯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生态安全项目,这些指标在旧标中均未考核。若此类项目不合格,危害极大。如重金属超标会影响到人类的肾脏、造血干细胞和神经系统,导致智力低下、小儿多动症;长期接触与皮肤癌、肺癌的发生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并与肝癌、膀胱癌等内脏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还会对眼睛产生刺激。纸尿裤产品中的增塑剂主要以邻苯类产品(邻苯二甲酸酯)为主,纸尿裤产品中的增塑剂,可扰乱内分泌系统,引发癌变,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已将邻苯二甲酸酯列为潜在促癌剂,而婴儿作为不可控群体最容易受到危害。
表2 项目情况对比
3 新标准的价值导向
新标准中之所以增加如此之多的安全性项目,是因为婴幼儿是社会的特殊群体,社会关注度特别高,涉及婴幼儿产品的质量问题也是重中之重,本次修订旨在深入挖掘婴儿纸尿裤可能潜在的生态安全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引导婴儿纸尿裤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把控产品质量关,提升企业质量意识,夯实婴儿纸尿裤生态安全保障基础,呵护广大婴幼儿健康成长,促进我国婴儿纸尿裤安全和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标准中一些关键指标若不符合,均判定为不合格产品,这意味着关系到婴儿身心安全的产品将越来越被重视,这既是对市场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体现了新标准的含金量。婴幼儿消费市场中的安全性要求日益增加,所使用的产品在生产、加工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能否控制在合理水平,能否促进消费者身心健康成为市场产品质量的重要观测点。
其次,产品适用范围扩大,种类增加,面层附着物、杂质等物理指标的变化等都体现了新标准一方面适应了消费市场的发展,同时对产品质量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交货水分仅作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项目。游泳用纸尿裤、低出生体重儿用纸尿裤以及训练用或类似用途的产品不考核渗透性能等这些指标的增加或者变化,均考虑了行业企业与消费者的反馈意见,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最新的市场需求。
4 结语
目前GB/T 28004.1—2021《纸尿裤 第1部分:婴儿纸尿裤》、GB/T 28004.2《纸尿裤 第2部分:成人纸尿裤》标准在物理方面增加了面层附着物、杂质、防侧漏性能,化学方面增加了生态安全技术指标,在考虑到婴儿娇嫩皮肤的同时,也结合了其活泼好动的特点。这些指标的增加,很好地回应了消费者关切的重点,更多地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同时结合近些年生产和检验技术革新,增加并更新了部分试验方法,客观上提升了产品质量检测的可靠性,也有利于生产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把控。标准修订的各个细节都体现了对产品质量提升的需求,对产品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行业标准已与市场形势相结合,消费者的需求促使产品质量提升,这要求行业企业要不断学习、实践新标准,积极提升产品质量,进行相关的产品检验,希望经过多方努力共同促进纸尿裤产品市场的繁荣发展。(来源:《中国纤检》杂志 2022年第11期)
佛山汇康纸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