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汇康纸业有限公司
2023年8月,花王将正式踏入在华三十周年的里程时刻。花王决定不在中国生产纸尿裤了。
据《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网报道,日本日化巨头花王集团宣布,即日起停止在中国生产纸尿裤。
根据报道,停产的是负责“妙而舒(Merries)”品牌纸尿裤的位于安徽合肥的工厂,工厂出售等事宜将在与当地政府协商后决定。该公司的报告称,截至2022年12月底,合肥工厂拥有89名员工,花王集团将在与员工达成协议后解除劳动合同。今后将从日本国内向中国出口,继续销售纸尿裤。
外资纸尿裤品牌纷纷陷入增长疲软的困境
日本知名日用品品牌「花王」在2022年净收益下降了21.2%。其中,在婴儿纸尿裤方面,“Merries妙而舒”在中国市场销量出现大幅下滑。
同样是来自日本的尤妮佳,其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也显示,公司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净利润同比减少了15.3%至524.74亿日元。财报表示,由于疫情、低生育率的加剧和中国本土公司的崛起,中国婴儿护理格局正在发生各种变化。
市场增长乏力 国内新兴品牌崛起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生人口仅有956万,已经连续六年下滑。对于婴幼儿纸尿裤品类来说,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存量竞争时代。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2019-2022年这一市场的规模分别是499亿元、486亿元、430亿元和452亿元,而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为549亿元、555亿元。这意味着,纸尿裤市场的规模在不断缩小,企业需要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目前,国内有2000家多家纸尿裤品牌。国内品牌的产品质量跟进,同时价格更加亲民,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中国国产婴儿纸尿裤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20%上升到了58%,这使得国产纸尿裤成为市场的主流。
在线上,2019年到2021天猫双11纸尿裤品牌销售榜显示,2019年前五名是帮宝适、好奇大王等都是外资品牌,2020年挤进了本土品牌Babycare,到了2021年前五名里又再挤进一个本土品牌碧芭宝贝。
跨境价格战标配 纸尿裤血案
花王旗下纸尿裤妙而舒一直是中国代购者采购的热门产品。跨境进口试点开始后迅速成为第一代爆品。
2014-16年,花王纸尿裤成跨境进口电商价格战标配,每到大促节点都会掀起数轮以纸尿裤为主打的价格大战,一度打到59元,39元每包S码的价格,被媒体戏称纸尿裤血案。
有跨境电商表示“不准备在纸尿裤上赚钱,甚至都是赔钱的”,基本上无毛利的纸尿裤只是“赔本赚吆喝”的背后,是当时跨境进口最火热阶段,资本和平台都在抢占跨境进口消费市场。
以花王纸尿裤为代表的跨境进口商品,这个时候就成为各平台抢占流量的利器了。
从2018年开始,随着跨境进口格局变化,头部效应和投资热度减退,曾经被追踪流量火热的爆品随之降温了,纸尿裤进口量开始呈下降趋势。
而在纸尿裤贸易各个环节商家,也慢慢退出。
跨境进口纸尿裤,不得不提一个城市。纸尿裤类由于体积较大,适合集装箱运输。加之宁波距离主产地日本较近,电商企业出于成本考虑,纷纷上马,布局宁波。
据《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山形县因向中国大量出口纸尿裤,2014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创历史新高,其中日用品出口集装箱较上年增长近108倍。
据统计2015年,宁波市跨境电商试点业务进口额达29.30亿元人民币跨境尿不湿,位居全国前列。
直到2016年,占据宁波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半壁江山的,都是同款产品——纸尿裤!据检验检疫部门统计,2016年1-4月宁波口岸跨境进口商品货值2.99亿美元,其中进口纸尿裤1.44亿美元,占48.2%。
通过相关的统计数据获悉,吸收性卫生用品的进口总量逐年递减。2022年,进口量已从2017年的25.5万t降至6.78万t。其中,仍以婴儿纸尿布为主,进口数量占比为73.51%,其下降幅度也较大,达到39.02%。
如果不是最近花王中国纸尿裤 工厂关闭新闻,对大部分跨境进口从业者来说,都快忘了花王纸尿裤了,这个代表了跨境进口从开始到爆发起步的第一代跨境爆品。
佛山汇康纸业有限公司